简答:关于“专利权评价报告”的若干问题

时间: 2016-09-25 18:44 来源: 恒大知识产权 作者: 胡柳 点击:

       当遇上专利侵权纠纷时,人民法院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能在必要时要求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出具专利权评价报告,目的是为了根据专利权评价报告判断是否应当终止侵权纠纷的审理或审查。今天,就让小编简单回答一下关于“专利权评价报告”的若干问题,好让大家加深一下对专利权评价报告的认识吧?
 
问题一:什么是专利权评价报告?
 
       专利权评价报告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在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被授予专利权后对相关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进行检索,并就该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权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它是一种官方出具
 
问题二:出具专利评价报告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授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公告后,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
 
问题三:为什么要出具专利评价报告呢?
 
       由于我国在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前仅进行初步审查,并不进行实质审查,这就导致授予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被宣告无效的可能性较大。在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的效力受到质疑时,专利权评价报告可以作为证明专利权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证据。
 
问题四:在专利纠纷中必须出具专利评价报告吗?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换言之,只有在人民法院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要求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才有必要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
 
问题五:专利评价报告具有什么性质?
 
      (一)专利权评价报告是证据,而不是行政决定。
 
      (二)该证据应当是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而不是判断专利权有效性的证据。
 
      (三)该证据是普通证据,而不是初步证据。
 
问题六:专利权评价报告的作用是什么?
 
      (一)专利权评价报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判断是否中止审理、处理程序依据。

      (二)专利权评价报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中判断是否侵权依据。

      (三)专利权评价报告是专利权人专利推广中证明专利“含金量”的依据。

      (四)专利权评价报告是权利人应对专利侵权的必要准备。
 
       其实,专利评价报告还应当帮助专利权人正确认识其所获权专利权的法律稳定性,避免专利权人进行不必要的转让许可活动或者提出专利侵权指控,这无论对于专利权人还是对社会公众都有好处。
 
问题七: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效力怎么样?
 
      (一)专利权评价报告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已授权相关专利所作出的其是否具备专利性的 技术评价,可作为专利质量评定的一种,因此其是有价值专利证明其自身价值的“认证书”,可作为人民法院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处理专利案件时的处理依据,但其作为一种技术性的评价自源就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具推翻专利权的效力,其结论只有与专利案件的其他必要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适当作用。

      (二)专利权评价报告不为行政决定,也不是简单的专利质量评估,而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相应专利的一次针对专利性的技术评价;其可作为一种证据形式或证明文件;对于有价值的专利作得 《专利权评价报告》不失为获得一份初步官方“专利质量认证”。

问题八:对专利局做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不满意怎么办?
 
       专利权评价报告不是行政决定,没有强制效力,因此,对专利权评价报告不满意也不能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专利权评价报告只做为人民法院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关键还是看法院或专利部门对证据如何认定。
 
       如果您需要办理专利权评价报告,建议您委托资质较好的代理机构去申请。恒大知识产权,专注知识产权10年。详询请登录我们的免费咨询平台,或拨打我们的全国服务热线:0755-88391999,我们的知识产权顾问将实时响应您的需求。


办理专利评估报告所需资料

1.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提供专利号;

2.利害关系人提供与相关专利权的利害关系证明(人民法院立案通知、合同备案号码等);

3.委托书。
 


[恒大知识产权温馨提示]
www.wipoask.com)中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分隔线----------------------------
相关流程
① 专属顾问咨询
② 申请文件
③ 上报
④ 跟进
⑤ 获得证书